返回栏目
首页娱乐 • 正文

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文物与年轻人对话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蚂蚁传媒

近年来,从大型文博综艺节目热播到文博微纪录片刷屏,从讲述、演绎文物的故事到文物出场讲故事,文博类节目内容越发丰富多元。显然,这种变化来自于多媒体时代下受众差异化的需求。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灵活短小、拟人化的网络语态,讲述了一个个文物的“身世”,受到了青年群体的追捧。该片在整体设计上的创新探索,让传统文化的表现语态和传播形式时尚化、年轻化,表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个性魅力和文化情怀。

以数字模拟技术呈现文物之美,讲述历史文化之思。《如果国宝会说话》运用大量现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现文物的主要特征,通过数字模拟技术、三维动画等方式对文物的细节进行还原。许多文物深埋地下几千年,出土之后器型保存不够完整,文物表面被氧化无法识别细节,节目通过使用最先进的3D扫描技术和全息技术,将文物的细节信息完整展现,让观众更加深刻地领悟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现代科技手段不仅最大程度还原了历史的细节,还营造出了富有想象力的美学空间。如《人物御龙帛画:天上见》一集中,将二维平面的帛画做成动画,让五分钟的微型纪录片更具趣味性、知识性、观赏性、互动性。大数据时代里,观众的文化消费更具个性化、碎片化,会有意识地进行要素选择。每集5分钟的体量,时长堪比一集“泡面番”,但其中却蕴藏了丰富的创意和历史知识。从文化的传播和接收上看,这种短小精悍的产品内容,也更符合当下快节奏生活的阅读要求。

以拟人化演绎,让文物成为真正的主角。节目在表现手法上,一改原先人与文物的主客体位置,让国宝“开口”讲故事。这其中最典型的要数《阿斯塔纳俑与文书》一集。“某叫郭文智,在大唐西州高昌县当个录事,平日掌管公文往来,勾检法律文书。嘿嘿嘿!不做妄语地说(正经脸),人称高昌百事通,百事通……”此外,每集的开篇和结尾都有一段温馨的提示音,“叮!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国宝留言持续更新中,请注意查收!”拟人化的处理方式,拉近了文物与观众的距离,将观众引入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

网络化表达,以个性和创意征服青年受众。《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总导演徐欢表示,“文物是有生命的,每一件文物都有独特的性格。我们试图站在国宝的角度,感受它的历史呼吸,再通过接地气的旁白讲述国宝的心声。”在《唐代仕女俑》一集中,通过代入观众的视角,回望“小胖妹”的春天。“作为一个每天都在努力减肥的胖妹,我曾梦想生活在大唐,但后来才知道:初唐不胖,晚唐臃肿,即使盛唐也不都是以胖为美,你身边同样有苗条的闺蜜。只是那时自信,那时自在,那时是以想胖就胖的自由为美。”这样的解说词生动可爱,与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态度相吻合,受到了更多观众的喜爱。

节目解说词直白而不庸俗,常常能够表达出深刻的历史精神和生命经验。《陶鹰鼎》一集中有,“为了成就一件完美的陶器,匠人们需要等,等土干、等火旺、等陶凉。今天的我们,总感叹生活太快,时间不够用。六千年前,古人就已经教给我们,如何与时间融合,如何与时间不较劲。”《鸮尊》一集中道:“猫头鹰一直就是那个猫头鹰,但是人心,已经变了好多回了”。五分钟时间内无法表述太多内容,但一两句文字已点明主旨,将家国情怀、人文精神传递出来。

在泛娱乐化的时代,面对年轻受众,如何吸引、留住他们,是文博类节目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题。《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充分了解年轻人的心态、语境后,用一种喜闻乐见的叙事方式和审美视角,伴以现代叙述方式和技术,展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呈现了中国古典审美意境,以全新视角认识理解中华文明。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21 当代头条网|蚂蚁全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闽ICP备202101352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