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法治 关注 维权 科技 财经 汽车 娱乐 地方

郭进拴|水流花开 生命之美——戚建庄先生书法艺术赏析

2023年6月29日,戚建庄诗歌书法展览暨捐赠仪式在美丽的舞钢市祥龙谷凤景区举办,戚建庄先生把这次展览的50幅书法作品全部捐赠给了舞钢市慈善总会。

此次活动由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河南省直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舞钢市祥龙谷风景区联合主办,舞钢市老干部服务中心、舞钢市老年体协、舞钢市慈善总会、舞钢市文联协办。与会人员对这次展览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首届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南省人大摄影书画研究院原副院长、河南省优秀专家戚建庄表示,此次活动的主题思想是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指导,努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助推舞钢市乃至河南省的文旅事业的发展。

戚建庄先生诗歌书法作品共50幅,突出“绿水青山”主题,辐射优秀传统文化和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其余35幅书法,全是戚建庄先生创作的诗歌,涵盖河南18个地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规格有8尺、6尺、4尺、3尺整张,书体包括篆、隶、行、草。特色鲜明,诗韵盎然,清新典雅,笔触酣畅,气韵生动,磅礴壮观。凸显了一个书法家深厚的文化功底和非凡的艺术造诣,令人赞叹!

戚建庄,汉族,1956年4月生,河南巩义人,九三学社社员,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河南省委副主委,河南省人大常委,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河南大学兼职教授、中共党史硕士生导师,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司法行政系统政风行风监督员,河南省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河南省作家协会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员。

戚建庄的书法艺术作品,笔力雄健,力透纸背、铁钩银画,幅幅精品,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曾不傍窥尺牍,俯习寸阴;引班超以为辞,援项籍而自满;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

书法美的表现,不外有“实”与“虚”两个方面。“实”的方面是有形的。它包括用笔、结构、章法等内容;“虚”的方面是无形的,包括神采、气韵、意境等内容。戚建庄两方面互相依存,相互为用,共同表现出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戚建庄用笔、结构和章法,都是可见的形体。用笔有迟急、起伏、曲折之分,笔锋有正侧、藏露之别,笔画形态有方有圆,戚建庄还讲究笔力与笔势;结构有奇正、疏密、违和等法理;章法有宾主、虚实、避就、气脉连贯和行列形式等表现方法。三者之间既区别又相辅相成。

神采、气韵、意境,都是无形之物,戚建庄通过有形的用笔,结构与章法加以表现。神采是书法艺术的灵魂,古人评论书法,早有“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的说法,但同时又指出“规矩既失,神则无存”。神采美只有通过形质美才能表现出来。气韵是书法艺术的生命,是形与神之间的桥梁,是表达情性的介质。戚建庄掌握了熟练技巧,运气达毫端,以气行笔,点画之间气脉相通,气韵和神采才表现了出来。意境也是书法艺术的内在美,包含意境、情调、风度、品格等内涵。戚建庄与神采、气韵相比,更偏重于作者主观精神的表现,是更高层次的书法审美内容。书法的意境美是可以通过他们作品的字里行间确确实实的感触到的。多少年来,戚建庄不管世事如何变化,都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寄情书法,托物言志,通过几十年的矢志不渝的艺术探索,熔古铸今,吸纳中西,广收博取,化为自家风貌,练就独特的艺术语言。戚建庄的书法颇有金石味,俊逸流畅中富见沉着凝练,立足于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诸家技法,戚建庄的书法富有个性,大气,骨气,灵气、豪气,傲气、霸气,雄浑遒劲,浑厚磅礴,苍劲古朴,在给人视觉立体感的同时,又不失淡雅清丽,笔墨饱满而又透气,虚灵、轻重、繁简、疏密、方圆、刚柔、收放等对立因素,和谐统一,新意迭出,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开阔疏朗而不失精密,气息娴雅,布白精妙。戚建庄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令人难忘。

纵观戚建庄先生这次在祥龙谷展出的诗书作品,包括《魅力中国》、《美丽河南》《时代金句》《历史永远铭记》等,题材宏大,波澜壮阔,充溢着创新性、时代性和人民性——戚建庄在对祖国山水、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解析赞美中,蕴含着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基因,折射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呈现出突出的开拓创新印记,是展现河南风采的山水画卷,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史诗,是歌颂新时代发展的辉煌乐章。

戚建庄酷爱书法。他学书伊始,先自唐楷入手,遍临柳、欧、楮、虞诸家。后又临习《张黑女》《龙藏寺》《圣教序》《书谱》《争座位》《自叙帖》等书法名帖。执着于墨海书山,陶醉于艺术王国,孜孜以求,殊少懈怠。

此外,戚建庄对音乐、弈棋、诗词歌赋均有涉猎。曾在多家报刊上发表过诗歌、散文、评论以及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各种风格流派的书法家层出不穷。但当今书坛也出现了浮躁、世俗之风,有些人在出“名”成“家”的同时,逐渐褪尽了书法艺术本真的颜色。但是,更多的人是为艺术而殉道,“书为心画”,“好书数行”、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追求崇高的艺术境界。

戚建庄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在艺术与心性之间辛勤耕耘的艺术殉道者。

戚建庄年幼习书,后拜名家为师,他从颜柳、二王入手,早年对《兰亭序》、《圣教序》下过精深功夫,深得其平和自然、遒美健秀、委婉含蓄之美以及温醇古厚之道。后来,他将自己的风格定位于米芾,力求变王氏书风的静态美为动态美,寻求与自己性格及艺术追求相契合的内在精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戚建庄先生追求用笔的灵活多变、酣畅淋漓、沉着痛快,从而形成以王为底、以米为表、沉稳爽健、飘逸华滋的艺术风格。纵观戚建庄先生的书法作品,张扬而不气焰,疏狂而不桀骜,顾盼俯仰的意象中既有大江东去的豪放,又有小桥流水般的蕴藉。其作品备受书界名家的推崇,并多次获奖。

戚建庄先生的可贵之处在于对艺术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上。他虽从事繁忙的工作,但工作之余,他推掉了许多应酬,牺牲了许多休闲时间,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书法的学习、创作之中……这使他寂寞而快乐着,辛勤而享受着。他的勤奋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雷打不动一早一晚都要练上个把小时,即便出差,只要时间允许,他的行囊中总是要多备上一套笔墨纸砚,在宾馆酒店、会议间隙,兴致一来他都会笔酣墨畅的写上一阵子。

戚建庄先生认为,书法艺术是神圣的,它通过黑白线条和空间律动所产生的无穷变化,超越表象,直至心性,足可以酣畅淋漓地表现人的情感、精神。戚建庄先生认为,中国书法是十分讲究文化意蕴和文化精神的。这就首先要明确汉字的特点和书法产生的哲学渊源,同时,还应该知道书法艺术的人文精神和书法家的人文关怀两者之间的关系。从人格到书格,然后从书格再回归人格,从技到道,从道到技,道而技,技而道,经过反复升华,最后形成书法发展的过程。书法艺术也可以视为水墨艺术,跟中国画艺术一样。宇宙以气之周行而成,而书法以线之流动而成,它和宇宙的运行规律是一致的。点线的连接,行间的转折,气韵的流转连贯,血脉的相疏相连,牵动人们进行一种由此及彼的空间联想,其性质是趋动的、连贯的,可以无限延伸的,迂回曲折、无往不复、游弋无阻、周流不息。书法作品中的笔画虽多,书行虽重,但是始终应该彼此顾盼、朝向仰掩、此起彼伏、似断还连、气脉相通、一气呵成,这才是书法所形成的节奏的艺术,正如旋律赋予音乐以生命一样,气韵的周流与血脉的贯通赋予了书法以生命的意味,于是书法就活了。书法之所以活了,是因为线条的变化,线条之所以变化,是跟人的情感相联系的。从这一点来讲,任何一幅好的书法作品都是一笔书,都是不间断的血脉相连气韵流转的完整动作,是一个过程和这过程形成的结果。在笔墨由实而虚、由近而远、由强而弱、由静而动、周而复始的韵律化运动中形成了周易所描述的那个境界,体现了圆浑通融,天人合一的状态。

书道即人道,也可推及天道。书道、天道、人道,本质是一样的,书法艺术可以涵纳天地人之精气神,包括人文意象和精神。书法的具象性和抽象性的统一,正体现出一种精神的品格。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流派,在中国历史上,儒、道、释,是从大的文化范畴上来讲。在儒家的时代,同时还有道家,法家,先秦的百家争鸣的众多的哲学观点相辅相成,相对立而又相互促进,儒家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哲学流派,成为一个经典流派,那么书法作为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长久以来也受到儒家思想的极大影响,在儒家的文化事业中,中国书法可以反映、寄托人心人性,并且以此作为书法的主体,可以寄托人的审美感,表情达意,可以寄托人的理想愿望。

戚建庄先生谈起书法家的艺术魅力和人格修为,更是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作为一个书家,不但要具备经典艺术的学习和传承,努力使自己的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同时,还必须具有广博深厚的学养和高尚的人格修为。中国古代书法家有君子风范,为理想人格的典范,以仁义道德作为核心价值观念,以文质彬彬和真善美统一为最高的目标,所以书法的品鉴往往成为对书法家本人品德的伦理甄别和道德评判。中国书法也深受中庸之道的影响,强调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要求收放有度、不偏不倚,在辩证的法则中找美感,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有放笔还要有收笔。中国书法的辩证法与中国绘画的辩证法道理是一样的,虚与实的辩证,浓与淡的辩证,疏与密的辩证,紧与松的辩证,快与慢的辩证,拙与巧的辩证,都是在辩证的法则中去寻找一种平衡,寻找一种中庸,寻找一种圆通的状态,追求一种圆通之美,中庸之美,中和之美。这就是中国经典书法的审美本质。

正是有了对书法艺术的长期浸淫和深刻理解,以及对书家人格魅力的孜孜追求,戚建庄先生才思敏捷、博学多才,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而且写得一手好诗。戚建庄的语言朴实,文笔清新,字里行间透出对人生哲理的深情感悟,对纯美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讴歌,对工作、对事业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优雅健康的书法艺术美,动听悦耳的音乐艺术美,挥洒自如的体育运动美,塑造了戚建庄先生容纳百川、淡定儒雅的风格。

笔者在与戚建庄先生的访谈过程中,深为他的沉稳笃定、阳光坦诚、热忱谦逊、机智幽默所打动。尽管他在书法界已属“名人”,但他却从不“端架子”。说起这方面的问题,戚建庄先生的眼神里在流露出了特有的淡定和从容的同时,也有一种严肃认真和隐隐的担忧。戚建庄说: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一门境界很高的艺术形式,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使人心旷神怡。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有不挥毫染翰者。但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作为一种国粹艺术,登得门槛容易,而要深入堂奥,得其三昧,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定然要倾其毕生精力而为之。深入学习技法层面的东西,只是书法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如上所述的高尚的人格修养和文化积淀作支撑,终究是会被历史淘汰的,至少是很难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书家。尤其是我们河南作为书法大省,书法底蕴丰厚,书法优秀人才辈出,本人只不过是书法殿堂里一个虔诚的“朝拜者”,艺术境界中的一个辛苦耕耘者,舞文弄墨,挥毫染翰,纯粹是为了于黑白之间陶冶心性,于笔墨处寻尚意!当然,如能借助自己的书法艺术,给人们带来美好和愉悦,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则幸莫大焉!

责任编辑:郭进拴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法治 | 关注 | 维权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娱乐 | 地方

Copyright © 2021 当代头条网|蚂蚁全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闽ICP备2021013525号-3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