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之朱
近日,多位知名网红全平台账号被封,包括百万级网红“王红权星”“鲍鱼家姐”“柏公子”等,引发社会关注和讨论,一度登顶微博热搜。
这些网红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炫富。“每天全身没8位数不出门”“喜欢坐头等舱环游世界”“在北京拥有7套豪宅”……在他们发布的短视频里,处处透着“奢华”和“富贵”,满墙的大牌包包、各种各样的翡翠珠宝、出入奢侈品牌众星捧月、在国内外各大拍卖行参拍从不手软……
而出于某种要么是“强者崇拜”的情结,要么是“补偿心理”的暗示,不少网友被这些炫富博主带了节奏,被吸粉引流,沉浸于纸醉金迷的奢华场景,加剧了社会情绪的焦虑和对立。
此番这些炫富博主被全平台封禁,再无吸粉机会,等于是让这些人重新回到“素人”,再也难以带节奏、拉仇恨、灌输畸形的财富观、价值观、人生观,值得肯定。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听任这些网红无底线博流量。
网红炫富并非自今日始,而是有着一个持续加热的过程。想想看,如果打开短视频就是各种精致、各种奢华、各种顶流享受,很多人都会不知不觉地被吸引。
而在这个濡染的过程中,包括红酒的品类、包包的款式、名车的价格等,这些所谓的“富贵学问”也会被包装成富人的常识,而对普通人形成“认知绑架”,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你识得奢侈品越多,似乎就距离奢华生活越近。而这些博主们,就成了普通人通往富贵人生的钥匙。
尽管这确实是一种误解,但当炫富成为一种氛围时,人们很难有勇气戳破这样的谎言。这也是现实中很多人,包括一些小朋友喜欢标榜、卖弄自己的奢侈品知识的原因所在。不客气地说,这不过是体现了物欲时代的畸形共情而已。
郭美美也好,“王红权星”也罢;“柏公子”也好,“鲍鱼家姐”也罢,这些炫富人设的博主,以无底线的展示、表演,片面夸大财富的“晕轮效应”,毫无积极意义。究其内在逻辑,走的还是靠炫富吸引流量、带货变现的套路。若听之任之,无疑是不负责任的。
并不是说社会容不下创富,人生的榜样不能有富裕,而是说,我们反对任何以迎合低俗需求制造炫富人设,刻意展示金钱堆砌的奢侈生活的网红。希望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富裕一点,努力把个人的财富积累得厚实一点,无可厚非,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奋斗的方向和结果。
信息时代,借助便捷的新媒体手段,很多人通过“吸睛”实现了个人财富的增加,这是一种新的创富方式。特别是一些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向用户精准提供大量短视频内容,广告变现规模迅速增长,随之带动一波通过短视频植入广告实现盈利的网红群体。
流量是盈利密钥,但不该走出法律法规框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谨防那些专做“流量生意”的行为,更要坚决杜绝“毒流量”。毕竟,当下一些平台短视频准入门槛低、自我审查机制少,由此也造就了大量低俗、虚假内容的供给。
也因此,必须采取严厉措施打击诸如炫富等劣质内容。一方面,平台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对内容不好的用户限流乃至封禁。据披露,仅抖音一家,在5月1日至7日期间,平台就累计处置不良价值观信息4701条,处置账号11个,今年1月至4月,已处置账号150个。其它如腾讯、快手、微博、B站、小红书等均发布对不良价值导向内容开展专项治理公告。此外,也要构建长效机制,对平台强化监管,特别是要加强常态化监管,引导流量转化为助推社会发展的能量。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作为一种次生文化,网络文化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的影响力十分强大,而宣扬炫富、拜金主义、攀比享乐生活方式的账号和内容,无疑会对他们产生干扰。为倡导积极、健康、努力、奋斗的理念,也该出手了。
文章来源:《法制与新闻》杂志2024年6月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