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桂)新时代、新征程,离不开伟大精神的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体现在物质富裕上,更体现在精神富有上。近年来,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见义勇为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见义勇为法治化、规范化、社会化、现代化,着力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以善行义举、正义正气汇聚起“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正能量。
中央政法委、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推广我省经验做法,给予“江苏见义勇为工作卓有成效、有声有色,弘扬了社会正气,推进了平安建设”的评价。
据了解,2022年与犯罪分子斗争被捅数刀不幸牺牲的樊忠毅,2020年烈士刘子凡被一精神障碍患者连捅数刀壮烈牺牲,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2021年冒着截肢风险进冰窟连救3人的李公安,2022年勇闯火场救人,在当地被传为佳话的江苏省清江中学教师朱顶才……近年来,在国家集体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和不法侵害的危急关头,我省众多人民群众挺身而出,用无私大爱和英雄壮举,生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江苏、护航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贡献。
长期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见义勇为工作,系统谋划推进见义勇为工作高质量发展。我省坚持把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的申报推荐评选表彰作为传承中华优秀美德、发挥德治教化作用的重要载体,持续加大评选表彰奖励。省公安厅、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将见义勇为人员称号评定纳入政府表彰项目,围绕社会治理热点难点,制定出台专项奖励办法,及时奖励有功人民群众,构筑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铜墙铁壁。2020年以来,全省共涌现出见义勇为人员9722名,发放奖金5742万元。其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表彰912人。全省见义勇为人员与犯罪作斗争1535起、协助警方破获案件3818起、抢险救灾1796起、成功救助人民群众4278人。
为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江苏省一直致力于见义勇为英模权益保障机制建设,旗帜鲜明地为见义勇为人员鼓气撑腰,努力让见义勇为英模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受尊重、经济上有保障。
在政策法规体系方面,我省出台了《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从体制机制、职能定位、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强规范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全省各地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工作格局,以严谨、严密、严格的法治精神,扎实推动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政策制度落地落实。省政府制定了《江苏省见义勇为称号评定实施办法》,省公安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等部门分别就见义勇为人员确认、见义勇为人员抚恤优待、奖励保护经费预算、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免费游览公园(旅游风景区)、见义勇为综合保险等出台制度文件。
据悉,全省128家见义勇为基金会、1771个基层见义勇为工作站用心用情用力关心关爱见义勇为人员,积极运用法治思维破解工作难题,让见义勇为人员“英雄一时、光荣一世”,让全社会感受到见义勇为价值所在、力量所在。各地为2200余名见义勇为人员协调解决低保、住房、就业、就医、子女助学等困难,慰问见义勇为人员2.23万人、发放慰问金5640万元,让见义勇为人员德有所彰、失有所补、残有所养。省见义勇为基金会会同省慈善总会、省综合交通运输协会开展见义勇为人员帮扶、慰问,连续6年为见义勇为称号人员办理综合保险,共为179人支付理赔款99.86万元,深受广大见义勇为人员称赞。
为大力弘扬见义勇为崇高精神,让善行义举、正义正气在江苏大地传递,我省全方位营造见义勇为舆论氛围。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在新华日报社、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设立见义勇为宣传工作站,创办设立《身边的见义勇为》电视宣传栏目。开展“义勇之光——长三角见义勇为先进事迹报告会”,进一步提升见义勇为先进典型事迹社会影响力。全省各地建设144个见义勇为主题公园(广场),将见义勇为工作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见义勇为精神文化。南京、无锡、常州、泰州、宿迁等地连续多年举行“见义勇为主题宣传日(周)”活动。镇江组织开展见义勇为长江救生文化传承研究,重启设立京口(镇江)救生会志愿组织。淮安开展见义勇为志愿服务“千百万大行动”。无锡、常州、南通、镇江、泰州等地推进见义勇为工作融入社会治理,赋予见义勇为工作新内涵,推动形成“人人参与见义勇为、人人践行见义勇为”的生动局面,让全社会正气充盈、邪不可干,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见义勇为更大力量。